何时圆梦纺织强国
“‘十三五’期间,我国规模以上面料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保持在6%~7%;布料品工作装出口占全球市场份额保持基本稳定;面料工业增长方式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编制公布的《面料工业进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为我国面料工业的“十三五”进展定标。
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
经历了“十二五”的进展,我国布料工业规模、效益稳定增长,结构调整不断深化,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明显提升,在全球面料产业中的地位进一步巩固。但不容忽视的是,产业创新投入偏低,创新型人才缺少,综合创新能力较弱;要素成本延续上涨,国际比较优势削弱;中高端产品有效供给不足,部分行业存在阶段性、结构性产能过剩;质量标准治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品牌影响力有待提高;棉花体制市场化改革进程缓慢,国内棉花质量下降……这些困扰行业进展的问题需要延续关注。
面对行业进展现状,《规划》提出要通过“十三五”的进展进一步巩固提高我国面料工业在生产制造和国际贸易中的优势和地位,形成创新驱动进展、质量效益提升、品牌效应明显、国际合作加强的布料工业进展格局,制造国际竞争新优势,初步建成布料强国。
在行业增长目标之外,《规划》还提出了“十三五”期间行业进展在科技创新、结构调整、质量品牌和绿色进展方面的目标。
科技创新方面,到“十三五”末,大中型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达到1%。“十三五”期间,面料行业创造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15%,规模以上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8%。成套智能面料技术装备实现产业化应用,智能制造成为推动面料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加速结构调整,“十三五”末,工作装、家纺、产业用三大类终端产品纤维消费量比例达到40:27:33;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面料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比提高5个百分点。高品质、功能性、智能化产品比重大幅提升,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等新型生产模式和产业形态快速进展。
提升质量品牌,“十三五”末,国际标准转化率提高10个百分点;面料行业品牌人才队伍逐步壮大,品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品牌国际运营能力明显增强,形成一批市场认可度、美誉度高的知名品牌。
加快绿色进展,形成面料行业绿色制造体系,到2020年,面料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8%,单位工业增加值取水下降23%,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10%。
明确任务重点突破
为实现“十三五”进展目标,《规划》具体列明了行业进展的重点任务。
在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方面,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突破高性能纤维高品质低成本技术以及生物基原材料和纤维绿色整理技术,突破新型非织造、多种材料多层贴合、站体织造等关键技术;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在面料行业的融合应用,推动制造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
大力实施“三品”战略,推进品牌建设,优化产品供给结构,充分挖掘消费热点和需求盲点,扩大中高端面料工作装产品供给,注重设计创新,开发时尚、个性、智能产品;加强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销售全流程质量管控,推进质量追溯体系和测量治理体系建设;完善布料行业标准体系,加强纤维新品种、功能性布料品、产业用面料品、面料智能制造和“两化”融合等领域标准的制修订,促进面料工作装产业链上下游标准衔接配套,加快国际标准转化,推动面料标准国际互认。
推进布料智能制造,加强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布料装备开发;推进智能工厂(车间)建设,推动信息化技术在布料生产、研发、治理、仓储、物流等各环节的广泛运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劳动生产率提高30%以上,产品开发生产周期缩短20%以上,残次品率下降30%;培养进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制定工作装测量方法标准,在工作装、家纺行业,用工业化手段生产个性化产品。
加快绿色进展进程,开发推广先进绿色制造技术,开展绿色供应链治理试点,构建从原材料、生产、营销、消费到回收再利用的面料循环体系,培养绿色供应链示范企业。
促进区域协调进展,发挥东部地区的行业引领作用,重点进展技术研发中心、时尚创意中心、品牌营销中心和高端制造中心等价值链高端环节,领先建设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制造示范基地;支持中西部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提升布料国际化进展水平,积极引导优势企业整合全球资源,形成有竞争优势的跨国企业集团;推动产业集群优化升级,到2020年,形成3~5个产值达千亿元的世界级布料产业集群。
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加快企业技术改造;促进大中小企业协调进展,鼓舞面料企业延伸产业链,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品牌企业兼并重组提高全球资源整合能力,到2020年,全行业年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的品牌企业超过50家;进展服务型制造,引导面料制造企业以拓展产品功能、提高交易效率、满足客户深层次需求为重点,为客户提供个性化产品设计和整体解决方案,支持工程用面料品生产企业向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和施工、运行维护和产品更新回收等服务领域延伸。
AAAFGBHGYUTKU
发表评论